环球今头条!提价20次!堪比茅台

行业研迅社   2023-05-08 13:47:55

继2021年之后,片仔癀又要迎来新一轮涨价了。昨晚,片仔癀公告称:

鉴于公司片仔癀产品主要原料及人工成本上涨等原因,公司决定自公告之日起,公司主导产品 片仔癀锭剂 国内市场零售价格将 从590元/粒上调到760元/粒 ,供应价格相应 上调约170元/粒 ;海外市场供应价格相应 上调约35美元/粒。

今天有网友到体验店证实:“全系列产品确已涨价”。


(资料图)

来源:巨潮资讯网

看齐茅台,实现完美逆袭

这已经不是公司的第一次涨价了。

数据显示, 2004年至2020年,片仔癀锭剂产品一共提价19次 ,零售价从325元/粒升至590元/粒, 提价幅度81.54%

从出厂价来看,片仔癀锭剂提价共计10次 ,从2004年的125元/粒升至2020年1月初的390元/粒, 提价幅度212%。

需要注意, 其实对标茅台和安宫牛黄丸来看, 茅台作为稀缺名酒,在2004-2020年零售价提价幅度达471%,安宫牛黄丸作为名贵中药品种从1997-2020年也提价高达445%。

这样一比较,片仔癀的提价空间仿佛还远未触及天花板?甚至还有股民声称,片仔癀就是下一个茅台。

随着片仔癀药品的提价,其销量受到影响了吗?

从 2016-2019年数据来看,药品出厂价提价9%,零售价提价6%,在此背景下,销售量从367万锭增长到704万锭,同比增长92%。

销量增速远远超过提价幅度,这么来看,提价对终端的放量影响还是微乎其微的。

也是因为这样,片仔癀可以称为是崛起最快的中药公司。

2010年时,片仔癀的净利润只有1.9亿元 ,不到云南白药的 四分之一 ,只有同仁堂的 一半左右 ,甚至不及广誉远。

而到 2022年,公司净利润增长到24.72亿元 ,已经向云南白药逼近,是同仁堂的将近 2倍

凭借业绩的强势表现,片仔癀在资本市场也实现完美逆袭。

2010年底,片仔癀的市值只有100亿左右 ,不到云南白药的 四分之一 ,不及同仁堂的 60% ,在A股中药行业根本排不进前10。

再看 现在,其市值已超过1600亿,是A股市值最大的中药公司,比云南白药高了接近600亿,相当于同仁堂的2倍。

论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,云南白药和同仁堂并不比片仔癀差,但业绩和市值却差了这么多,大多程度就是产品在消费市场的差异了。

“国宝名药”片仔癀

片仔癀的历史据传可以追溯到1555年的明朝嘉靖御医药房 ,在明朝末年,由一位宫廷御医携秘方逃离皇宫,因而得以流传至民间, 一直到后来片仔癀公司的成立,发展到现在

片仔癀有很多系列药品,涵盖了 肝病用药、心血管用药、感冒用药、糖尿病用药 等众多领域,此外还可以用于 无名肿毒,跌打损伤等 生活中常见的病状。

其之所以被成为神药,就因为其适用范围广 ,但至于药效具体怎样,萝卜粉们有入手的吗, 萝卜君只知道,它和云南白药是目前仅有的两个国家级绝密配方,属于国宝级的中药品种。

其原材料主要成分是天然麝香 ,而天然麝香主要产自成年雄麝,由于大量捕杀,2019年我国的麝仅为3万头左右。

每只雄麝每年可以产15-20克的麝香 计算,每年麝香的产出少之又少。

正是 因其稀缺性,天然麝香配额是受国家严格管控的,使用资格也需要获国家审批。这也就理解了为什么片仔癀的价格是如此贵了。

值得一提的是, 长期的从原材料的角度来看 ,目前全国麝香的年产量 大约是180kg ,而使用需求大约在 1500kg左右。

如果按照近3年20%的养殖增速来计算, 至少10年的时间才能实现供需平衡,也就是说长期的来看麝香的供给仍会处于短缺状态。

对于麝香的短缺,大家也许会疑问,那 片仔癀公司的储备够吗

公司为了应对这一问题,在四川和陕西大力发展人工养麝产业,其中陕西养殖基地约拥有11400余头,年产麝香量在114-171公斤。

萝卜君还记得21年看的报告说,即便在国家配给供应量不再增长的情况下,公司的原料也能支撑起3年的销量,那站在现在时点看,公司此时提出涨价也是不难理解的。

体验馆与“一核两翼”

对于市场的变化,公司称其在持续推进 体验馆渠道建设和“一核两翼”

渠道方面, 该产品主要还是面向高端消费群体,对此公司定位高端保健品, 通过开设体验店的形式在全国铺设渠道, 既宣传了品牌又拓宽了渠道,双重作用带动市场增量。

去年半年报显示,公司全面覆盖全国体验馆近400家和全国超 50 家连锁的5000家终端门店。

但是涉及渠道管理,黄牛扰乱公司价格体系或已经说明了一切了,这折射出片仔癀渠道管理的短板, 即片仔癀对渠道价格约束有限,价格体系被黄牛扰乱

其次,公司收入结构依然集中在华东与华南地区,2021年这两大地区收入占比超八成。 换言之,尽管公司体验馆等终端在大幅上升,但是收入结构并未大幅改善,这说明公司渠道提升或还在路上。

“一核两翼”中的“一核”是指公司以传统中药为核心,“两翼”是指公司同时又发展保健食品和日化用品。

片仔癀化妆品业务主体系子公司片仔癀化妆品,旗下拥有“片仔癀”和“皇后”等品牌,涵盖护肤、洗护类产品。

日化业务则由片仔癀上海家化承担,其产品以“清火”为核心定位,涵盖牙膏及漱口水类别。 2022年,公司化妆品业的营业收入为6.34亿元,收入占比较低。

简单来说就是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有:医药工业,医药商业和日化用品三大板块, 我们前文说的片仔癀药品就是公司的核心医药工业领域。

值得一提的是, 最近有机构从中又寻觅出了一条新的亮点 , 大意是说公司的心血管用药收入1.6亿,同比增长约72%,其中的主力产品安宫牛黄丸表现强劲,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,将对片仔癀产品形成有力的补充。

不过萝卜君对此是不太苟同的,一方面 安宫牛黄丸是同仁堂的拳头产品 ,并不是片仔癀的强项,片仔癀的安宫与同仁堂、广誉远相比,没有特别的优势可言。

另一方面 片仔癀的安宫体量很小,微型体量下的高增长说明不了什么问题, 若等待它长成足够体量来支撑公司增长,那整个安宫消费市场 将要扩充多少倍?

事实上跨界作业一直都不是一条好的出路,例如公司进入化妆品领域,其结果显然相当不理想。

关于年报与一季报

在人们的印象中,片仔癀向来是一家能够躺着赚钱的公司,近期适逢年报、一季报均已发布,那么这家公司的现状又如何呢。

从年报看, 2022年片仔癀实现营业收入86.94亿,同比增长8.38%;净利润24.72亿,同比增长1.66%;扣非净利润24.76亿,同比增长2.89%。

进步幅度很小,2016年以来迅猛的增长态势似乎出现了嘎然而止的迹象,疲软的表现甚至有些对不住高达64倍PE左右的价格。

然而如果考虑到2022年很多企业惨兮兮的负增长状态,你也不得不承认片仔癀确实够稳,至少依然还能维持正增长, 并且股权回报率始终在20%以上(2022年为23.5%)

分行业看,低毛利率的 医药流通业务 在2022年贡献不错的增长,全年增速达到了25.1%。这是营业收入能够继续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,但是毛利率只有可怜的13.78%。

以片仔癀系列产品为核心 的高毛利率 医药制造业务 ,收入却下降了1.57%,它的结构占比还比较大客观上拉低了公司的整体毛利率水平。

资料来源:巨潮资讯网

这里,片仔癀系列产品之所以下滑,萝卜君认为 主要还是因为2021年的基数实在太高

2021年片仔癀药品炒作现象十分严重,正常590元一粒的片仔癀,一度被炒到了一千多元,甚至还有价无市,为了控制市场炒作行为,打击囤货的黄牛,从2021年6月起, 公司就大幅提高了产品供应量,这也直接导致了当年三季度销量的井喷,创造了史上最好的单季度成绩。

但是,这种陡然提升对未来多少会造成一定的透支效应 ,即使后续表现并不差,但对比之前仍然显得极为黯淡。

所以,萝卜君认为 就核心主业而言,年报反映出的问题并不大,算是处于一种对过往高业绩的正常消化状态。

聊完年报,我们再看一季报。

2023年1-3月,片仔癀实现营业收入26.3亿、净利润7.7亿、扣非净利润7.71亿,分别同比增加11.98%、11.66%、14.01%, 均再次出现了双位数增长,一举刷新了同期的历史最高纪录。

资料来源:巨潮资讯网

同时,与2022年四季度对比看,一季度营业收入、净利润分别环比增长了26.6%、83.3%, 说明公司正逐渐消化高基数的影响,回归常态轨迹。

就一贯稳如狗的表现来讲,片仔癀毫无疑问是一家好公司,但问题在于价格,64倍PE,真心让人难以下口。

在此逻辑下,如果从更长的周期看问题的话,2003-2022年长达十九年的时间里,片仔癀的营业收入、净利润、扣非净利润的年化增速分别为21.53%、21.57%、21.68%, 明显要低于2016-2022年这段时间的增长速度,也就是说业绩端也同样存在过低谷,均值回归是难以避免的。

那么按照这一思维,假如不是想搏短线或者波段,打算以10年为基础的长期维度进行战略性布局的话, 显然现在的价格是不适合的,长期高增长逐渐出现降速现象的可能还是蛮大的。

话说回来,你们怎么看这次的涨价?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。

节选自:巨潮资讯网;证券时报;东方财富网;OFweek;华泰证券《片仔癀(600436):核心品种稳健,强化创新赋能》2023年04月18日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为对历史数据的客观分析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不对用户依据本文做出的任何决策承担责任

相关资讯
最新资讯